9月16日凌晨4時33分,瀘縣突發6.0級地震。震情就是命令,排險就是責任,公司應急搶險、公路鋼結構橋梁及抗震技術、BIM技術研發等3個黨員先鋒突擊隊的13名黨員同志聞令而動、沖鋒在前,在廳和公司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積極投身歷時5天的抗震救災應急搶險工作,全力以赴與相關單位共同完成了775公里高速公路、國省干線、通鄉通村公路及市政道路的災情核查工作。
服從指揮,響應迅速。9月16日凌晨5時30分,李九乾等6名公司黨員先鋒突擊隊成員集合完成,由公司副總經理李杰同志帶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搶險工作。同時,正在震區鄰近區域開展自貢至永川高速公路外業勘察設計的陳少林等2名黨員同志立即前往瀘縣玉蟾山養護站前線指揮部,在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下對通往震中的G321國道進行震害調查。上午7時,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第一份災損調查報告向廳報送,為搶險救災工作開展提供了第一手數據參考。
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在歷時5天的搶險救災工作中,先鋒突擊隊的黨員同志始終沖在最前方,站在最險處,用行動踐行“黨員+工程師”的初心和匠心,以奉獻詮釋交通人的責任和擔當,其中涌現了一件件甘于奉獻的平凡事跡。公路鋼結構橋梁及抗震技術研究團隊的劉偉等黨員同志連續三天奮戰至凌晨兩點,及時匯總災情調查相關數據,為廳應急處置決策和下步災后重建方案制定奠定了基礎。應急搶險突擊隊的何必同志一行在調查中發現多處邊坡垮塌嚴重的情況,立即與當地交通部門溝通銜接,及時采取搬運石塊作為臨時交通警示標志等措施,確保車輛和人員安全通行;彭勇同志為了準確調查一處村道拱橋的開裂情況,向當地老鄉借來漁船至橋下仔細查看,隨后立即協調地方進行交通管制,有效消除了安全隱患。應急搶險、公路鋼結構橋梁及抗震技術黨員先鋒突擊隊配合相關部門在5天內完成了165處風險點的調查,并及時將調查資料上傳抗震救災指揮系統,為科學有效組織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科技先行,保障有力。16日凌晨4時35分,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抗震救災指揮系統正式運行。這是公司BIM中心依托廳《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作業手冊(2021)》自行研發的第一款專門針對抗震救災指揮的軟件。9月16日一早,在廳的統一安排部署下,趙飛等2名BIM技術研發黨員先鋒隊的同志到達廳應急救災指揮中心立即開展相關工作,7時42分上傳了第一條災情數據。核災組在前線不分晝夜地調查災情,他們在后方夜以繼日地編寫代碼。徐益飛同志帶領黨員先鋒隊加入廳后方技術綜合組,連夜奮戰在計算機前,對前方傳來的災情數據實時分析,完成了152個災情點的核查,生成調查圖片600余張,為前方災情核查工作的快速有序進行作出了重要作用。
接下來,黨員先鋒突擊隊將按照廳和公司統一安排部署持續做好搶險救災后續工作,不斷提升應對風險挑戰、推進實際工作的能力水平,在服務四川交通建設和公司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中勇當先鋒、增長才干、建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