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發表了《 科技“碳”路綠色新蜀道》一文,深度聚焦四川省交通設計院公司依托“經天路圖”國產自主可控設計軟件從源頭設計上實現節能減碳,報道充分展示了公司為助力四川交通運輸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
▲新華社客戶端報道
“我們利用‘經天路圖’軟件確定了德昌到會理的新走廊,不僅有效降低了原國道傳統走廊長大縱坡帶來的安全風險,還減少橋梁3.3公里、隧道0.7公里。”
曾經“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如今四川已成為交通大省。截至2022年底,四川公路總里程達40.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9179公里。同時,四川還在繼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短板、強基礎。
交通運輸是主要的溫室氣體與空氣污染物排放源之一。降低二氧化碳和空氣污染物排放,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是“雙碳”目標下的必由之路。面對“雙碳”新要求,四川不僅明確了“油轉電、舊轉新、公轉水(鐵)、堵轉暢、私轉公”的交通運輸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五轉”總路徑,并率先成立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聚焦交通項目的設計、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打造交通運輸全產業鏈科研創新平臺。
受益于此,四川已經誕生了全國首例利用高速公路隧道外高位自然水源落差勢能發電項目、全國首個交通基礎設施施工設備充換電技術企業標準、全國首個“交通全場景友好型”分布式光儲項目等,減碳降耗效果明顯。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中壩收費站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2022年11月26日攝) 胥冰潔攝
從源頭設計上減碳
高速公路在建設階段調動資源多、工程量大,如何在設計階段就將綠色低碳的理念融入進去,從項目源頭減少碳排放,是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四川交通勘察設計院)近年來一直在摸索和實踐的方向。
2022年12月30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至會理市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結束了會理市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這條全長約78.4公里、總投資121.4億元的高速公路,在方案論證階段,就充分運用智能選線系統分析走廊帶優缺點,尋找最優路線方案,最終方案降低橋隧比5%,由此減少的土方挖填、材料投入、設備運行等綜合施工能耗可實現減碳約12.8萬噸。
該智能選線系統是四川交通勘察設計院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和“地學信息系統”研發的“經天路圖”國產自主可控設計軟件。其具有勘察設計數據“加載快、建???、瀏覽快、融合度高”的綜合性能優勢,可實現數字化交付、協同設計及正向設計,改變了工程勘察設計傳統模式,推動設計階段的數字化、無紙化設計,提升業務效率及管理能力,通過降低人、物消耗達到減碳效果。
“我們利用‘經天路圖’確定了德昌到會理的新走廊,不僅降低了原國道傳統走廊長大縱坡帶來的安全風險,還減少橋梁3.3公里、隧道0.7公里?!彼拇ń煌辈煸O計院總工程師朱明介紹。
在四川西昌和云南香格里拉高速公路西昌支線外業調查中,設計人員依托“經天路圖”實現多源數據融合和外業調查無紙化。相比傳統外業調查方式,新辦法減少外業人員10人,減少踏勘時間10天,提升外業調查效率75%,由此節約的能耗實現減碳32噸。經過不斷改進,現在的“經天路圖”實現了無紙化驗收,進一步減少了資源耗費。
朱明介紹,“經天路圖”自2020年起面向全國推廣,截至2022年底,已有66家單位、2000多名注冊用戶;該項技術已納入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的重要關鍵技術和應用產品,已累計在四川省內65個國省干線及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及建設管理階段應用。